400-874-2229

应用方案

首页 >> 应用方案

制造行业解决方案
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9-20
  • 点击次数:2

1. 场景与业务需求

典型关键负载

  • 控制与自动化:PLC/DCS、工业PC、机器人控制器、变频器控制回路、工业网关。

  • 质量与安全:在线检测/计量、实验室仪器、火气系统、应急照明、门禁与视频。

  • IT与网络:MES/SCADA服务器、存储、核心交换与AP、工位终端。

  • 边缘能源:锅炉/空压站控制、冷站与工艺冷源的控制系统。

关键指标

  • 供电连续性(异常零切换)、输出低畸变、对非线性/冲击负载友好;

  • 冗余与容错(N+1/N+N)、环境适应(粉尘/油雾/温湿/振动)、集中监控与可审计

  • 低TCO:高效率、易维护、可扩展、回充时间可控。


2. 总体架构(厂级→车间→机柜)

  1. 厂级/车间级UPS(三相,20–200 kW):为核心控制室、数据中心与多条产线提供A/B母线;可并机N+1。

  2. 产线/工位UPS(1–20 kVA):靠近负载(就地)部署,保障PLC柜、工位工控机、视觉检测。

  3. 机柜侧冗余:双电源设备接 A/B;单电源设备+ATS 获得双源;ePDU 实现插座分组与计量。

  4. 旁路与检修:UPS内置静态旁路;每台UPS配维护旁路(MBP)确保不停电检修

  5. 防护与接地:配电分区选择性配合、SPD分级、防雷与等电位;基础接地与屏蔽遵循工艺区规范。


3. 选型策略与容量计算

3.1 拓扑与形态

  • 关键场景统一采用在线双变换(VFI);电网质量良好时可启用高效模式(ECO/ESS)。

  • 形态:一体式(占地小、交付快)或模块化(易扩容,MTTR低);塔式/机架RT用于机柜内。

3.2 容量与冗余

  • 统计真实功率 Psum=Pi×P_{ ext{sum}} = sum P_i imes 利用系数 × 同时系数;

  • UPS选型:PUPSPsum×(1+20% 至 30%)P_{ ext{UPS}} ge P_{ ext{sum}} imes (1+20% ext{~至~}30%);输出PF=1时 kVA≈kW;

  • 并机冗余:优先 N+1;并机控制应“去单点”(等主均衡理念)。

3.3 冲击与谐波

  • 对大功率变频器/伺服群等,核对短时过载能力整流冲击

  • 必要时在线侧加装输入/输出滤波与合理分配相线,避免局部过载与谐波放大。

3.4 电池技术与后备

  • VRLA铅酸:经济、成熟,适合 5–30 分钟;

  • 锂电:占地小、寿命长、回充快,适合 15–60 分钟或温控受限;

  • 后备时间估算(恒功率近似):

    tE电池(Wh)×η系统P负载  并结合温度/倍率/老化修正t pprox rac{E_{ ext{电池(Wh)}} imes eta_{ ext{系统}}}{P_{ ext{负载}}} ext{并结合温度/倍率/老化修正}

  • 回充时限(如 ≤4–8h)反推充电电流上限与电池组数。


4. 配电与联动设计

  • A/B双母线:厂级或车间级 UPS 构成 A/B,两路下行到列头柜/配电箱;

  • 机柜ATS/STS:单电源负载通过先断后合切换实现不间断冗余;

  • ePDU插座分组:关键负载优先保持、非关键延时或异常时关断,拉长有效续航

  • 静态/维护旁路:异常快速转入静态旁路,检修走维护旁路;

  • 保护整定:上/下游断路器选择性配合,并校核短路电平与回馈防护。


5. 监控、联动与网络安全

  • 就地HMI:输入/输出、电池、效率、事件与趋势一屏可视;

  • 集中监控:通过 SNMP/REST/Modbus/BACnet 接入动环/DCIM/SCADA;

  • 自动化联动:电池剩余时间/荷电量/温度等触发顺序关机、脚本或工艺“安全态”;

  • 安全基线:强口令/证书、协议白名单、分权分域、日志审计;远程固件更新在变更窗口执行。

  • 环境探头:温湿/门磁/水浸/烟感并入同一告警链路,形成“电力+环境”统一视图。


6. 实施路径与测试

6.1 阶段

  1. 需求冻结与设计联审(电气单线、选择性配合、接地/屏蔽、SPD);

  2. FAT:整流/逆变/旁路通道、效率曲线、通信点表、告警与策略;

  3. 现场安装与上电;

  4. SAT:带载切换、黑启动、回充验证、ePDU分组与ATS切换;

  5. 试运行与培训移交。

6.2 测试清单(摘选)

  • 逆变质量与过载冲击;

  • 静态旁路切换时间与回切判稳;

  • 电池自检、容量与回充时限;

  • 监控/关机联动演练与日志审计;

  • 热成像与噪声/通风校核。


7. 运维与SLA

  • 7×24服务台与远程监测;

  • 巡检:月度外观/端子、季度内阻与日志、年度容量/联动演练;

  • 预测性维护:趋势/阈值/健康度(SOH)报告与更换建议;

  • 备件库与电池回收合规;MTTR 目标小时级。


8. 参考BOM(可按产线复制)

子系统设备关键参数数量/备注
厂级UPS三相模块化UPS40–200 kW,N+1,并机接口1套/控制室
车间UPS三相/小三相UPS10–60 kVA,在线双变换若干
工位UPS单相UPS1–3 kVA,外接电池可选若干/PLC柜
电池VRLA/锂电10–60 min,温补/自检/BMS按分钟数
配电列头柜/配电箱SPD、选择性配合、A/B路若干
切换ATS/STS16–63A,先断后合,Web/SNMP1台/机柜(单电源)
ePDU智能配电单元插座/回路计量+远程开关1–2台/机柜
监控网管/工业网关SNMP/REST/Modbus/BACnet1套
环境温湿/门磁/水浸干接点/总线探头视点位

9. 方案价值

  • 更稳:VFI在线、A/B双母线、N+1/N+N冗余、ATS/STS与旁路完善,关键产线不停。

  • 更省:高效率曲线+高效模式、ePDU精细计量与分组、远程维护,降低PUE与人工到场

  • 更易管:开放协议接入SCADA/DCIM,顺序关机与脚本联动,日志可审计。

  • 更易扩:模块化与分级架构,随产线扩建滚动扩容与复用B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