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874-2229

应用方案

首页 >> 应用方案

核电行业解决方案
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9-20
  • 点击次数:4

一、场景与目标

应用范围(典型)

  • 安全级(Class 1E)或等同分级的反应堆保护系统/安全仪控(RPS/ESFAS/SAF I&C)

  • 主控室与应急控制室DCS/SCADA/过程信息系统(PMS)

  • 核安全级阀门与驱动的控制与监测、辐射监测(RMS)

  • 安全重要的通信/计时/网络交换、记录与语音

  • 非安全级:T/G(汽轮发电)控制、BOP公用、安防门禁、视频、行政与数据中心等

总体目标
设计基准事故(DBA)与站内断电(SBO)等边界工况下,确保安全级与重要非安全级负载获得稳定、可验证、可隔离的直/交流电源,满足冗余、抗震、环境耐久与可维护要求,并支撑全厂网络安全与可审计运维。


二、系统分层与冗余策略

2.1 分层供电架构

  • 厂用交流(Class 1E 交流列):常规电源 → 应急柴油机(EDG)/多元应急电源 → 安全汇流排(A、B列)。

  • 直流系统(Class 1E DC):电池组 + 充电机(Charger)→ 直流配电盘(A、B列)。

  • 逆变/UPS层:安全级在线双变换(VFI)逆变器从安全级直流汇流排取电,输出隔离的稳频稳压交流;非安全级采用在线双变换UPS或高可靠工业UPS。

  • 机柜侧:静态切换开关(STS)/机柜ATS、ePDU 分组、就地稳压与滤波。

2.2 冗余型式

  • 安全级采用“物理隔离的双列/双列+旁路”:A列与B列(或A/B/C三列)互不影响,至少2×100%(N+N)2×100% + 系统旁路

  • 非安全级宜采用N+1并联冗余或双母线结构;

  • 互锁与选择性:上/下游保护整定实现选择性配合,避免事故时非故障侧跳闸。


三、关键技术路线

3.1 拓扑与电能质量

  • 在线双变换(VFI):逆变器全时供电,确保零切换与低谐波失真;

  • 隔离与接地:安全级UPS输出经隔离变压器并采用指定接地制式;控制与动力回路光/电气隔离,防止共模干扰与回灌;

  • 同步与旁路:与静态旁路保持可控同步,异常时快速转旁路;维护旁路支持不断电检修

3.2 电池系统

  • 安全级优先 VLA(开口式或阀控)或镍镉(Ni-Cd):寿命长、温度适应与失效模式可预期;

  • 锂电(Li-ion)可用于非安全级或安全辅助系统:需要分层BMS、隔舱、消防抑制与泄压

  • 后备时间:安全级基于DBA/SBO“应对时间”分级(常见≥2小时或按厂级要求);非安全级按控制/信息系统30–60分钟

  • 回充与倍率:按最不利温度/老化/倍率校核电池容量;设定回充时限(如≤8h)反推充电电流上限。

3.3 环境与抗震

  • 抗震等级满足厂区地震动参数,安全级设备进行抗震鉴定/振动台试验

  • 环境耐久:温湿、盐雾/腐蚀、防尘,处于严酷区(如安全壳内)需考虑**事故环境(温度/湿度/辐照/LOCA)**的合格性;

  • EMC/RFI 抑制、雷电与浪涌保护(SPD 分级),以及绝缘监测与接地策略。

3.4 网络与网络安全

  • 安全级UPS/逆变器的网口物理隔离或采用单向网闸上行监测;

  • 最小权限、强认证与固件白名单;日志可审计与留存;

  • 与主控DCS/动环平台通信采用受控协议集(如SNMPv3/Modbus-TCP在隔离区网段)与只读策略


四、典型一次系统方案(示意)

  1. 安全级直流系统:电池(VLA/Ni-Cd)+ 双Charger(A/B)→ DC配电盘(A/B)

  2. 安全级UPS/逆变:各列DC→ 在线双变换逆变器(带隔离)→ 安全级AC盘(A/B)

  3. 旁路与检修:静态旁路(同列安全AC母线),机旁维护旁路开关柜

  4. 非安全级:市电/应急电源→ 非安全级UPS(N+1)→ 机柜ePDU/ATS → 负载

  5. 机柜终端:ePDU 分组、插座级计量与延时上电,STS 保障A/B路自动切换


五、容量与后备时间计算(工程做法)

5.1 负载功率

  • 统计安全级与非安全级负载清单:额定功率、功率因数、启动/浪涌、电压等级;

  • 计算利用系数×同时系数,给出稳态与事故瞬态两类工况;

  • UPS容量 = 负载总kW / 逆变效率 ×(20–30%余量)。PF=1机型时kVA≈kW。

5.2 电池后备

  • 取“最不利工况”下负载恒功率,按温度、寿命末期容量折减、倍率曲线与线路损耗修正;

  • 校核最小直流母线电压与逆变器最低允许电压,确保全程可持续供电;

  • 结合回充时限与母线容量限制,确定充电电流设定与Charger规格。


六、监控与联动

  • 本地HMI:电参、事件/告警、效率、温度、电池SOH/SOC;

  • 上位监控:与DCS/动环/安全信息平台对接,采用只读与告警推送

  • 自动化动作:当非安全级UPS剩余后备低于门限时,触发顺序关机;安全级仅上报,不自动切断关键回路;

  • 试验与演练:定期做失电演练(不影响安全级供电)、旁路切换与日志审计。


七、检修与资格保持

  • 周期性试验:充电机/逆变器通道测试、静态旁路功能、告警链路、绝缘与接地;

  • 电池维护:月度外观/端子复紧、季度内阻抽检、年度容量试验与均衡;

  • 抗震/EMC/环境:变更评估与再鉴定策略;

  • 备件与应急:风扇/板卡/接触器/整流功率单元备件库,故障MTTR目标小时级。


八、实施步骤与验证

  1. 方案冻结 → 设计联审(含选择性配合、接地、SPD与EMC)

  2. FAT:功能、并机、效率与热成像、告警点表、通信与安全策略

  3. 进场安装/调缆 → SAT:带负载切换测试、故障旁路、黑启动与回充验证

  4. 移交与培训 → 运行首年增强监测(健康评估与报表) → 期中复核


九、样例BOM(可按厂别/岛别定制)

子系统设备/模块关键要点数量/备注
安全级DC电池(VLA/Ni-Cd)+ 双Charger后备≥2h、回充≤8h、温补A/B列各1套
安全级UPS在线双变换+隔离PF=1、去共模、抗震、旁路与MBPA/B列各1套
非安全级UPS在线双变换并机N+1、≥30–60min、ECO受控分区若干
配电/旁路安全AC/DC盘、MBP、静态旁路选择性配合、联锁各列1套
机柜侧ePDU/STS/ATS分组/延时/计量、A/B切换负载机柜配套
监控网管/工业网关只读、审计、隔离区通信1套/岛或分区
环境温湿/门磁/水浸/烟感干接点/总线型需求点位配置

十、方案价值

  • 更稳:安全级双列隔离、VFI在线、隔离输出与选择性配合,事故工况下仍可控。

  • 更省:双变换高效曲线、受控高效模式、就地分组关断与能耗计量,降低TCO。

  • 更易管:分层只读监控、可审计日志、周期演练与健康评估,运维透明。

  • 更易扩:并机与模块化单元,随改扩建增列增容;电池技术可分区替换升级。